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大公报】盐城水污染事件背后:环保局缺位宣传部越位

     因水源遭受严重化工污染而停产三日之后,盐城市城西水厂终于在二十三日恢复正常供水,这一影响数十万居民用水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回顾事件发生前后,当地政府部门的诸多表现实在值得深思。

   

    据当地居民透露,在龙冈镇境内也即盐城市城西水厂水源上游,至少建有数十家大小不一的化工厂,成为远近闻名的「龙冈化工园区」,其中很多化工厂都是非法排污的惯犯,附近居民对此怨声载道,并曾一再向当地环保局投诉举报。不过环保局要麽是置之不理,要麽是简单地罚款了事。

   

    盐城市环保局直属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徐寿凯在接受本报�访时表示,「龙冈化工园区」只是民间的说法,政府部门并未批淮建设,对当地居民的投诉举报他也并不知情。被问及为何会在城西水厂水源上游批淮建设数十家化工厂时,徐寿凯说「这个问题非常�杂,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我不便回答这样的问题。」

   

    与环保部门相比,当地宣传部门则在此次盐城断水事件发生后表现得非常积极。盐城市委宣传部在市政府行政大楼隔壁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进行临时现场办公,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并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每名记者�访都有专人陪同。

   

    二十二日中午,本报与《北京青年报》记者单独赶至盐城市城西水厂时,门卫禁止记者入内�访,并表示新闻�访由盐城市委宣传部「统一扎口」,必须经过宣传部同意才能接受�访。不到五分钟,三名盐城市委宣传部官员赶到现场,随后城西水厂一名工作人员才愿意出面接受�访。在此过程中,一名当地居民前来询问何时才能恢复供水时,城西水厂工作人员立即将其带至一旁低声劝说其离开。当日晚间,当地宣传部门官员又通过一名中间人士联络本报记者,希望在报道时「手下留情」。

   

    断水事件发生后,盐城市政府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发布新闻通稿,其中无一例外都会强调「广大市民基本生活正常」和「人心稳定,社会稳定」。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报记者单独�访的十馀名盐城市民均表示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政府没有�取任何措施,居民只能靠购买纯�水维持基本生活。即使是恢复供水的小区,水流量也非常小且仍然具有刺鼻的异味,小区居民都担心有毒,根本不敢饮用。

   

    一名受访的盐城市民表示,断水事件发生至今已经三日有馀,但是除了肇事的盐城标新化工有限公司被关停和负责人被刑事拘留外,盐城市政府、环保局和城西水厂等相关部门没有任何一个人出面进行最起码的道歉,更不用说承担责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