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半月谈》:透视“非正常息访”之乱 政府花钱买短暂稳定

半月谈

 

编者按: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加速转型,由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冲突呈高发态势,相伴而来的信访问题令基层干部十分头疼。

面对难题,有些地方的信访工作跑偏走样,五花八门的"非正常息访"不断涌现,尤其是"花钱买 稳定"成了较为普遍的选择。特别是在敏感时期,人盯人、陪吃喝、塞"红包"、免费旅游……用在上访户身上的手段可谓花样翻新;软的不好使,就来硬的,进行 截访,或办"学习班"限制自由,等等。据有关人士透露,现行信访体制下各级政府对信访的人力、财力投入是一个无底洞。然而,令人不愿看到的是,在一些地 方,花了钱并没有买来稳定,反而引发了新的或者更为频繁的上访。"非正常息访"症结何在?如何破解?对此,半月谈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半月谈》:变了味的"息访"

本刊记者 周伟 李钧德 范春生

人盯人、陪吃喝、"学习班"

采访中,中部某省一名乡党委书记向记者诉苦,每逢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就是基层干 部最劳累、压力最大的时候。按上级要求,每个乡镇都有截访任务,哪个乡镇有老上访户,那里的领导就异常紧张。他们往往安排干部"包干",采取人盯人战术, 几个干部包一个上访户,不让其越级上访。

记者在某县信访局采访,看到一份总结材料上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名老上访户提出要到省城儿 子家中静养一段时间。当地镇党委、政府经研究,同意其要求,派出了以镇人武部长为组长的4人监控小组到省城对其实行24小时监控。其间,这名上访户的儿子 到省公安厅反映,因其父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已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强烈要求镇里的监控小组取消监控,同时保证最近不会上访。监控小组核实后,改全面监控为 外围监控,但没想到这名上访户还是去了北京。

有的地方事先已预感到"盯人"并不保险,万一让上访户偷偷跑了,麻烦可就大了。一名县信访局局长透露,无奈之下,信访干部干脆请上访户住进宾馆,好吃好喝好招待。

前几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些人员上访要求医治职业病、提高待遇。因缺乏政策依据,当地党委、政府无能为力。每逢信访敏感期,为了维稳,上级就会要求上访人所在的村或工作单位,实行人盯人。不少村干部无奈之下,只好顿顿请那些要到北京或郑州上访的人喝酒,直到喝醉为止。

一名镇党委书记说,几年前,他所在的镇为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出了" 群众办事张嘴、干部服务跑腿"的新举措,受到老百姓好评。几年下来,干群关系融洽了,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减少了。但镇党委书记却有了难言之隐。他说,正 因为上访少,反而让上级一些领导觉得我们这里好像没干好工作。

另外,敏感时期,有的地方就采取给上访户办"法制培训班"的办法,把他们集中到某一个地点 (以宾馆居多),学习有关信访的法律法规。培训班对"学员"(上访户)管吃管住,就是不能随便出去。在此期间,上访户衣食无忧,睡觉、聊天都可以,就是不 允许上访。敏感期一过,培训班也就寿终正寝了。

送旅游、派公安、坐飞机

 

豫北某县一名干部介绍他们减少上访量的办法是,每逢敏感时期,就把那些可能上访的群众集中起来,让相关部门人员带着到外地旅游,从而避免他们往北京和省会城市跑。总之一句话,只要不去上访,干啥都行。

"我们最怕接到上级电话,说辖区内有人越级上访了。"基层一些干部向记者反映,每到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得马上派人赶到上访地点。为了尽快把上访者带回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邹天成(化名)是中部地区某县一名"挂了号"的老上访户,他的经历颇为典型。1998年至 2000年,老邹的朋友先后两次向他借款4万元,约定利息按2%计算,后借款人无力偿还,举家藏匿。老邹向县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后因有关部门工作失误、借 款人逃跑等原因遭遇执行难,老邹气不过,开始连续上访。

老邹告诉记者:"2003年我开始进京上访。县法院等部门立即派人来接我。为了让我早点回去,县里的人带我去颐和园、天安门等景点玩了一趟。因为我是信佛之人,他们又带我去了趟五台山。当然,这些钱都是他们出的。一趟旅游下来,我也就回去了。"

2004年,老邹又进京上访了。他对记者解释说,截访的人当时承诺解决问题,回来后却不解 决,所以我还要上访。这一次,县里对他就没那么客气了。"县里派了警车来北京接我。从北京开车回来,我们在路上住了两个晚上,睡的是旅社的三人间,我在中 间,两边是警察,连上厕所都有人跟着"

200810月,老邹带着妻子再次进京上访,反映信访过程中遭遇的不公。结果,"乡里派了 6个人、县里派了2个人,还有市里也派了人来北京围追堵截。我们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当时我们想去景山公园、北海公园游玩,他们怕夜长梦多,不让我 们去,答应让我们坐飞机回家。"

这个县的信访局长说,邹天成是老上访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名县委副书记包案处理,还专门请他吃饭。去年10月,他和老婆去北京,提出旅游费4000元由我们出,还想坐飞机。我们答应给700元,同意坐飞机,这样他才回来。

挂标语、"享低保""搞公关"

当前,涉及拆迁、征地等领域的信访案件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乏公正的裁决机制,结果一些矛盾错综交织,上访没完没了。而有的地方和部门总是愿意"掩耳盗铃",并且把"零上访"作为一项政绩。

今年5月,有网民将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九路大街上拆迁部门悬挂的标语拍成照片,发到了互联 网上。这些标语除出现"不上访,争当良民好荣光"的字样外,还套用"八荣八耻"样式,比如"以通情达理为荣,以胡搅蛮缠为耻""以合法补偿为荣,以漫天 要价为耻""以签约交房为荣,以上访强拆为耻"等。结果一下子引爆了网络。一些网民认为,正常上访是公民的合法权利,是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拆迁事关每 一户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走上信访之路,这本无可厚非,与孰光荣、孰可耻这样的道德问题没有关联。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进 行客观公正地裁决、协调,维护好有关拆迁各方的合法权益。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WSYA Winners 2009

Young People act on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Goals using Internet Contents

 http://youthaward.org/?q=node/88

From online music and TV communities to interactive gaming platforms to e-learning applications and HIV/AIDS resources, the World Summit Youth Award (WSYA) presents young people who use Internet and Mobiles to get Action on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lopment goals.

The over 600 projects were evaluated in a three-round judging process by an international jury of 20 experts in the fields of youth engagement, new media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 Winners are:

 

Category 1: FIGHT HUNGER, POVERTY & DISEASE!

  • - "Lil' MDGs: Kids making Changes" by Dylan Mahalingam (13) and Pooja Dharan (11), USA
  • -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by Tanwani Ajay Kumar (22), Pakistan
  • - "Mobile Doctor" by Andreas Jakl (27) and Gerald Madlmayr (29), Austria

 

Also among the Top 5 are the Runner-Ups...

- "mPedigree" by Ashifi Gogo (28), Ghana

- "Friendstosupport Organisation" by Shaik Shareef (28), India

 

 

Category 2: EDUCATION FOR ALL!

  • - "Everything on HIV and AIDS in Iran" by Morteza Moshir Sinaei (23), Iran
  • - "Alternatives: Findin New Possibilities for Youth" by Sanjeev Raj Neupane (25), Nepal
  • - "Voices of Afric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Crystal Kigoni (30), Kenya

 

The Runner-Ups in this category are...

- "Youthinfo" by Antoaneta Ivanova (30), Macedonia

- "Shilpa Sayura Project" by Dhanajaya Subash (26), Sri Lanka

 

 

Category 3: POWER 2 WOMEN!

  • - "Dokhtiran: e-Magazine on Women's Rights" by Gholamzadeh Hamid Reza (27), Iran
  • - "The Sisters 4 Peace Network" by Sejal Hathi (17), USA
  • - "Empower Women and Meet Millennium Challenges" by George Onyango (29), Kenya

 

The Power 2 Women Runner-Up is...

- "Yemeni Feminist Activists" by Amal Al-Ashtal (23), Yemen

 

 

Category 4: CREATE YOUR CULTURE!

  • - "Roots & Routes TV" by Aileen Wessely (22), Germany
  • - "Savvy Chavvy" by Christy McAleese (26), Great Britain
  • - "The Extraordinaries" by Jacob Colker (25), USA

 

Another three Runner-Ups (equaly graded) are...

- "Strengthening Networks in Turkey :Young Human Network" by Basak Saral (28), Turkey

- "Youth Culture Portal HC.LV" by Deniss Fedotovs (30), Latvia

- "Facebook Application 'Intercultural'"  by Stephan Hamberger (21), Austria

 

 

Category 5: GO GREEN!

  • - "Sewer Tourism" by Andrew Mutua (19), Kenya
  • - "Greenlighted" by Vladimir Dubovskiy (22), USA
  • - "Guardian of Eden" by Ricardo Quirante Martinez (21), Netherlands

 

The three Runner-Ups (equaly graded) in this category are...

-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Environment" by Abe Fergusson (18), Trinidad & Tobago

- "MRP Green Project" by Jessie James Marcellones (22), Philippines

- "Green Bulgaria" by Julian Kuntorov (14), Bulgaria

Bookmark/Search this post with:

  • Delicious
  • Digg
  • StumbleUpon
  • Reddit
  • Magnoliacom
  • Facebook
  • Google
  • Technorati

 

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

姚遥:环境信息公开更应注重“便民”原则

20090611 08:02:24  来源:南方日报

 

65日是世界环境日,"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是今年的主题。无论是减少污染,还是行动起来,都无法离开对环境信息的掌握。就在一个月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时,新京报网联合新浪网进行的"你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专题调查中,环境保护信息与食品安全等几项内容合起来的选项才获得47.4%的选

 

,远远不如网友对官员财产和公款消费的兴趣。可怜的是,整个投票也只有1819人参加,从侧面说明了信息公开是叫好不叫座的一件事情,更不用说环境保护的信息。如果问问已经尝试过申请环境信息公开的人,他们或许有更多的苦水。

 

    在进行了一年多的信息公开实践中,已经有很多人为获得环境信息的公开而付出了许多努力。仅仅在申请的过程中,就遇到过诸多不同的境遇。一些重要的环境信息比如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被定为机密而无法获得;直到今年3,有村民向环保局申请环境信息时,环保局竟然没有申请表,几天后才从镇政府找来表格。也有村民提交了申请表后,得到的第一个反馈不是所需的信息,而是被反问索取信息的用途;还有一种结果是根本没有回音,或者得到答非所问的信息。

 

    在大量申请环境信息的尝试中,覆盖了乡村和城市,也覆盖了工业农业污染与空气水源质量。在可能全面恶化的环境面前,公民关注环境信息公开,可以是为了健康,可以是为了生计,也可以是为了公益。而在诸多的申请者当中,上海的严义明律师表现得非常专业,值得借鉴。他仔细研究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并精细地选择了一个方案:先向安徽省环保局申请公开涉及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标准或地方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等,然后根据该名单再进一步要求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企业公布其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历时半年多曲曲折折的努力之后,严义明律师终于从安徽省环保局拿到了2008年省级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名单,从而为下一步跟踪企业的排污信息打下了基础。从民间的角度来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不会停止,无论过程是多么的艰难曲折。

 

    应公民要求而公开相应信息并非信息公开立法的本意,根据信息公开"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政府将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纳入行政工作的一般常态更为关键。尤其是环境信息错综复杂,包罗万象,相当多的资料还属于专业性资料,主动公布更有利于一般公众了解相关的信息。对于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公众需要了解的是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具体情形,从而好选择维权、预防和应对;对于潜在的或未来的环境问题,公众需要知道规划的内容以及将来应对污染威胁的方案,以便于参与和影响决策过程。公民申请获取环境信息的程序和实践过程也因此而相对曲折,即便是专业律师也必须花费不少精力才能获取所需信息。

 

    而站在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的角度,环保部门不应仅仅局限于目前已经做到的部分,民间有更好的公开模式可以参考。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网站推出的水污染地图和空气污染地图就是一例,其大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环保部门和企业主动公开的排污监测信息。网站主动搜集各地环保部门和企业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在一张电子中国地图上显示。虽然每个地区的环保部门还没有将定期监测和公开的辖区环境信息纳入常规的工作范畴,这种分散的数据也不具有任何威力,但是通过网站长期的将各地零散的信息集中,即从侧面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了信息公开的工作,也塑造了网站相应的公信力。尤其对于跨国公司和企业,当具有绝对官方权威性的污染数据以这样一种形式出现时,数据的效力产生质的变化,对于国际规则中的跨国公司形成巨大的无形压力,从而对他们在中国大陆的生产活动和排污产生制约。

 

    推动环境信息公开不仅仅在于为公民查询信息提供方便,更在于促使政府操练有效的信息公开,为公民提供更到位的服务。目前,被锁在"大铁柜"里却可以公开的信息仍然不少。比如当癌症早已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时候,关于环境恶化与癌症之间的历史研究资料就可以公开,还有卫生部与环保部联手就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严重和癌症高发状况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也可以公开。这些信息虽然能够通过公民们主动的不断申请、诉讼等努力来获得,但是也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来进行主动公开。

 

    不仅仅是环境信息,更多的相关政府信息,越是主动、有效地公开,越是能便民,就越能展现一个政府的高效负责,也越能增加公民的向心力。(姚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