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Uncivil society

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ina/21661819-new-draft-law-spooks-foreign-not-profit-groups-working-china-uncivil-society?fsrc=scn/tw/te/pe/ed/uncivilsociety

 

A new draft law spooks foreign not-for-profit groups working in China

Aug 22nd 2015 | BEIJING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RECENTLY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put forward a raft of proposals aimed at preventing perceived challenges to its monopoly of power. On July 1st a national-security law was passed that authorised "all measure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country from hostile elements. Now a draft of China's first law for regulating foreign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is expected to pass in the coming weeks. The law is deemed necessary because of the threats NGOs are presumed to pose.

 

The draft law represents a mixture of limited progress and major party retrenchment in a sensitive area. Under Mao Zedong, China had no space for NGOs. But they have multiplied in the past decade to fill the gaps left by the party's retreat from people's daily lives. Officials say the law will help NGOs by giving them legal status, a valid claim. But it will also force strict constraints on foreign or foreign-supported groups. No funding from abroad will be allowed. And all NGOs will have to find an official sponsoring organisation. They will then have to register with China's feared public security apparatus, which will now oversee the entire foreign-backed sector.

 

Many workers at foreign NGOs worry that the party wants to change the definition of what an NGO is so that it can kick out any organisation it does not like. If the law is implemented as drafted, one foreign employee in Beijing says, it will have "a broad and chilling effect". Yet opposition from foreign groups, diplomats and businessmen has already brought hints that the party might soften its stance.

 

About 1,000 foreign NGOs operate in China, with thousands more providing financial and other support. Some larger ones, such as Save the Children, have been there for decades and are welcomed. Groups overtly supporting labour or human rights are not.

 

Foreign money has been crucial, though it is impossible to measure exactly how much flows in. For anything sensitive, such as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or policies against discrimination, the only source of funding is abroad. This is the money the party wants to shut off. 

 

Until now foreign and Chinese groups have operated in a legal grey area. Many are unregistered but still able to function; some are registered as businesses. They have not had specific permission to do anything. But because much of their work has been with the poor or distressed, and has helped enhance social stability, they have been tolerated. "The grey area was dangerous but also liberating. You could get a lot done," says Jessica Teets of Middlebury College in Vermont. The new draft law looks to be getting rid of the grey area.

 

By letting some NGOs register formally, the law would allow them to open bank account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ake part in official activities. But it would also bring closer monitoring, and requires groups to hire employees only through official channels. Any group dealing with sensitive issues would be unlikely to find a sponsor and would be forced to close. The law uses vague terms about endangering national security that can be used to justify any move against an NGO.

 

"Party leaders are shooting themselves in the foot," says Shawn Shieh of the China Labour Bulletin in Hong Kong. He believes the police do not have the resources or knowledge to deal with the thousands of foreign groups that would need to register. Perhaps the party does not care. Disrupting some anti-poverty work is "the necessary cost of maintaining control over the groups it deems subversive," says Jia Xijin of Tsinghua University's NGO Research Centre.

 

A wide net

The law, as written, could also have an impact abroad. Any foreign non-profit organisation, broadly defined, that does not have an office in China would need a temporary permit and an official sponsor to engage in any kind of programme there. Anything from a university exchange to a visiting orchestra could be denied entry based on something said or done that is perceived to be against China. The aim may be to silence criticism of the regime abroad. More than 40 American trade associations and lobby group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have also complained that the law could be used against them. The party may try to allay such fears because it cares about foreign business. But it seems unafraid to show that it wants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to bow to the government. "They are saying: 'We don't want any of your values, we'll do things our way,'" says a former diplomat in Beijing. Many Chinese officials believe foreign-funded NGOs to be Trojan horses for Western ideas. The Arab spring, the revolution in Ukraine and demonstrations in Hong Kong last year confirmed those suspicions in their minds.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cracked down on promoters of Western liberalism. Last October police detained the former head of a reformist think-tank in Beijing. In June two members of a group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were arrested. Many such groups have received funding from the Open Society Foundations in New York, founded by George Soros, a billionaire philanthropist. Several hundred civil-rights lawyers have recently been detained.

 

Yet the draconian nature of the draft law has surprised many, because legislation covering domestic NGOs seemed to be softening. A new charities law is due to be passed soon to spur individual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nual contributions to charity have risen tenfold in five years, to $15.2 billion. And last year China actually liberalised the environment for local groups it deemed to be non-political. The party knew that its ability to deliver grass-roots services was failing and discovered that many NGOs filling the gap were not anti-party, as it had feared. So it began to encourage and fund them, just as nascent Chinese foundations and philanthropists did the same. Groups doing social work can now register without a sponsor. Some can also find financial support within China, says Ma Jun, the founder of an environmental NGO.

 

As for foreign groups, the restricted number of bodies authorised to be a sponsoring agency, and the limited incentive to play that role, mean that even apolitical groups will struggle to find a sponsor. Yet if they are not seen as dangerous they might be allowed to continue working in the grey zone. In late July the minister for public security, Guo Shengkun, claimed that China supported the activities of foreign NGOs if they are "carrying out friendly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e new draft law follows a meet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last year that trumpeted how China must be ruled by fazhi, a phrase translated as the "rule of law". But Ms Jia points out that fazhi is not the rule of law as understood in the West. It should, rather, be translated "law-based governance", meaning that the law is a tool the party can use to maintain order.

 

The new law will not necessarily be implemented to the letter. As with the internet, the party is eager to see the NGO sector flourish, but only on its own terms. It will use the language of civil society to persuade the world that such a concept exists in China. Yet anyone pushing genuine civil liberties will not be tolerated. Gradual reform is possible, but control remains everything.

NGOs in China:Pummelling the little platoons

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61665-communist-party-wants-squeeze-civil-society-would-be-unwise-well?fsrc=scn/tw/te/pe/ed/pummellingthelittleplatoons

The Communist Party wants to squeeze civil society. That would be unwise as well as unjust

Aug 22nd 2015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Timekeeper

 

EARLIER this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rrested five women who were campaigning against sexual harassment on buses. This was not because China's leaders believe that groping is a good thing, or that it is acceptable if perpetrated on public transport. It was because the Communist Party is wary of any organisation it does not control. The five feminists were entirely peaceful, and they were not advocating anything subversive like democracy. But they were organised and demonstrating in public, and that made them seem dangerous. After a month in detention they were released on bail, but they remain under police surveillance and could still be hauled back to face elastic charges such as "picking quarrels and provoking trouble". Such are the hazards of working for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NGO) in China.

 

Now the party proposes to squeeze NGOs even harder,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foreign connections. A new draft law bars any Chinese NGO from receiving foreign funding (see article). It also sets out strict rules for foreign NGOs operating in China. These rule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er for public security, are intended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oreign NGOs" in the country. Really?

 

Under the new law, all foreign NGOs would have to find an official sponsor and register with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rather than the less fearsom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which previously dealt with such matters). Those that cannot find a sponsor will have to leave. Charities that look after sick children and steer clear of politics will doubtless be all right—and may even find the red tape a little easier. Those that venture onto controversial turf—agitating for human rights, for example, or pushing for legal reform—may have to close.

 

Vague laws empower bullies

The draft law's wording is so broad and vague that it could apply even to foreign trade associations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 has expressed alarm). Any non-profit group that wants to visit China would also require a sponsor. In theory, a student exchange or a tour by an American college orchestra could be cancelled because a pro-Tibet group once spoke on their campus back home. The law allows the police to burst into the offices of a foreign NGO at any time and go through their papers to make sure they are not doing anything that undermines national security, public order or "morality". This is a licence to intimidate anyone the party—or a local official—does not like.

 

The new draft law would be more oppressive than the legal uncertainty that preceded it. Previously, although overtly political NGOs were banned, many groups operated in a grey area, pushing for such things as the rule of law or greater transparency without being shut down. Currently about 1,000 foreign NGOs have offices and staff in China, and many domestic ones receive funding from abroad. The work that such groups do is now at risk.

 

Cracking down on NGOs is fashionable just now. Vladimir Putin, Russia's president, has signed a law banning "undesirable" organisations, which allows those who work for such groups to be jailed for six years and even threatens those who are "involved" with them. Russian human-rights groups that receive money from the West have been labelled "foreign agents" and face closure. Meanwhile in Uganda, an oversight body whose members are appointed by the interior minister may soon be able to refuse to register an NGO for any reason it deems relevant. The idea that foreign-funded NGOs are a fifth column is one that autocrats find wonderfully convenient.

 

Yet it is not merely outrageous to suppress NGOs like this; it is also a mistake. Although some NGOs are wrong-headed and many are tiresome for a busy bureaucrat to deal with, collectively they make society better off. They see gaps in public services and fill them, whether that means visiting lonely old folk or counselling drug addicts. They draw attention to problems that the government may not have noticed—and as the explosion at a chemicals warehouse in Tianjin last week tragically showed, there are plenty of problem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verlooks (see article). The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makes a nation more stable, and fosters the social harmony the Communist Party says it wants. Xi Jinping, China's president, messes with the little platoons at his own peril.

2015年8月11日星期二

姚遥:每一代环境运动都曾经激进的不被理解

圣雄甘地有一句名言: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

对所有行动者而言,这句话不仅励志,也是座右铭。越要试图改变一个世界,就越要挑战相当的世俗与传统,忍受不解与白眼,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在冷战的背景下的1971年,12名年轻人乘着小船去阻止美国的核试验。对当时的主流社会而言,他们不是爱国者,而是荒唐的疯子,反对更优秀的核武器不是拯救人类,而是对苏联扩张的投降。但十年后,美苏两国开始磋商销毁核武器计划。1987128日,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白宫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中短程核导弹条约。当年那群疯子所在的绿色和平,已经世界知名。

阻止核武器的结果,并不归功于绿色和平,却符合绿色和平努力地方向。虽然从核武器发明的那一天起,就有人忧虑核武器的未来。但需要承认,绿色和平的高调亮相,拉开了反对核工业的公共抗议浪潮。在一个多元博弈的社会中,并没有理性的神确定什么样的发展路径是最为科学和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现实中不同人群的利益也总是充满高度矛盾,只有不同的声音都能尽力的发出,全力地博弈。在冷战的背景下,对核武器的疯狂追求有强大的政治机器支持,但如果缺乏对核武器的极端反对做出另一种的平衡,没有激进的反对行动来推动公众对核战略的反思,缺乏足够民意影响的发展轨迹将不可避免的偏向对核武器的追逐。社会的发展方向最终方向,也就在这样的尖锐矛盾中寻找折中。从不同群体的意见表达,再到观点的公共讨论,以及游说集团的活动,最终抵达政策制定的变革,分别属于不同群体的不同任务。对于任何和一个个人或者组织而言,它不需要扮演全部的角色,但需要扮演好自己所设定的角色,明确改变世界的方向。

更多的时候,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最合适的发展,需要数代人的试错才最终领悟。每一项挑战旧有惯性的变革,产生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保育运动产生以后,在1860年,印度当局禁止了毁林轮垦的耕作方式。反污染运动产生以后,第一部大型现代环境法案也就是英国的碱业法,在1863年被制定。在今天看来,保护滥伐森林和禁止直接排放气体盐酸几乎是理所应当的被支持。而在环境运动出现的早期,工业文明才刚刚开始发展,对于当时的集体理性而言,为了保护森林而去挑战殖民地广大农民的利益,或者为了减少废气排放而增加工业生产的成本,阻碍帝国争霸的进程,似乎都太超前于时代的发展。直到1987年气候变化议题进入大众视野以后,森林保护的重要性终于上到了另一个台阶。将近90年以后的1952年,英国遭遇烟雾事件的挑战,并真正尝到环境破坏导致的严重恶果,终于开始加快环境污染立法的步伐。此时的英国人,还在艰难的讨论是否需要保留传统但高污染的英国壁炉。

环境运动的出现与发展,无时无刻不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相对应,每一次工业文明的演进,也催生出环境运动的一次裂变,诞生出与之相对应的新型环境运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激进环境运动,来自于一些人们对变革的最新期望,在传统的环境运动中得不到满足,而以追求政权为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左翼人士与环境运动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相遇并且拥抱在了一起,从而诞生了目前的激进环境运动。

而纵观整个的环境运动,恰是一代又一代人在变革中积累而形成的多元竞争局面。美国主要环境组织的发起时间轴,就是典型的美国环境运动发展的年轮。

注:会员人数(千人)

1971

1981

1992

1997

2004

塞拉俱乐部 (1892)

124

246

615

569

736

奥杜邦学会(1905)

115

400

600

550

550

国家公园保育协会(1919)

49

27

230

375

375

艾萨克沃尔顿联盟(1922)

54

48

51

42

45

荒野协会(1935)

62

52

365

237

225

国家野生生物联盟(1936)

540

818

997

650

650

野生动物保护者(1947)

13

50

77

215

463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1951)

22

80

545

865

972

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 (1961)

n.a.

n.a.

970

1,200

1,200

美国环保协会(1967)

20

46

175

300

350

美国地球之友(1969)

7

25

30

20

35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1970)

5

40

170

260

450

美国绿色和平 (1972)

n.a.

n.a.

2,225

400

250

不同时间发起的环保机构,带有深深地时代烙印和鲜明的行动策略,也大致等于历史上激进的边界。而美国人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支持不同类型的机构,互相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在环境运动的完整光谱上,最善于吸引眼球的绿色和平距离激进又遥远了,在它的前面还有地球万岁、地球解放阵线等组织,直接被列为了恐怖组织行列。无论外部如何评价,光谱上的每一家都对应着不同人群的审美,除了积极违法的机构要面对政府的管控外,大众用脚和美元对不同机构的发展做了更至关重要的投票。

面对生存的压力,为了激进而激进的活动只能是无本之木。不同机构每一个具体行动策略的背后,都代表了一个支持的群体,他们因为共同的哲学而聚集,或者相近的文化而认同,也可能是一致的需求。在同一个地球上,城里人开始减肥了,而农村人还在增重;有人爱狗,有人爱狗肉;有人不认为大闸蟹能因为产地而导致口味的区别,而还有人坚信柴火炖的土鸡味道更好;工业化的进程力推统一与标准化,而环境运动在竭力维系多元化的世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地球上,唯有正直、回应具体问题的行动,是环境运动生生不息的源泉。

环保运动并不一定代表人类福祉和公共利益,只是在过去的发展中证明了环境运动对工业文明发展及时的进行了纠偏。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运动也将不断地发展和裂变,继续牵制着另一种极端的出现。曾经激进的绿色和平,已经比不上更为激进的环境正义运动。2004年的后环保主义者,又喊出环保已死的口号,寄希望于对环境运动再做一次升级。

环保主义者点燃了一把火,不一定获得了光明,而是与其他人群一起,共同寻找通往未来的路。


中国内地边疆的赛德克巴莱——大凉山彝族人的现代化之路在何方

如果大凉山里冒出了一位英雄,他要如何看待自己乡亲的命运?他赖以自豪的土地,被视为制造感动的批发市场,各路人马带着单反相机,去刻意捕捉那些破烂的土屋,火堆里烤土豆的儿童。除了贫困与孤儿之外,如果还有人表示知道更多一些大凉山,或许还有艾滋病、吸毒和犯罪。在这片土地上,似乎除了落后,还是落后,那些爱心爆棚的人们摇着头感慨这片土地的悲凉。

凉山并不等于贫困,这里除了矿产和卫星,还有富庶繁荣的安宁河河谷。猎奇寻找贫困的队伍,必须前往大凉山腹地的高寒山区。那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大量农田沿着陡峭的山坡延伸,人们努力地从自然中吸取乳汁。这样艰苦闭塞的环境,在古代正是一个世外桃源,当然一切世外桃源都起于血腥杀戮。

上一次将彝族人固定在大凉山腹地,源于清朝强推改土归流,而引起彝族兵变。满清政府一路追杀,彝族人被迫逃往大凉山的腹地,依靠天险获得喘息。大凉山的险峻虽然保佑了彝族人的生息,但清军为了困死彝族人,抢占了富饶的平原,封锁了交通,唯有大凉山贫瘠的高寒山区让彝族人赖以残酷的生存,清人彼时记载:"凉山生番,出山抢掠,只因岁荒乏食"。古老的文明顽强的在山水间缓缓的流淌着,度过一茬又一茬的风云变化。

战乱年代,封闭的环境给凉山彝族留下了一线生机,这是一个适合躲避灭顶之灾的福地。然而,在和平年代,大凉山何去何从,又要如何超越大山。

已经无法修改的历史,塑造了今天的大凉山。在大凉山之外,有些民族聚居的人口更多,居住的地域更为广阔,自然条件也更优越,本身就存在发展经济的条件,从而有更大的弹性去吸收外面变化的惊扰,人们可以从容的去适应新的世界,用本民族的语言讨论现在与未来。而在民族混居的地方,使用一种通用的官话,本来就是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文化的交融与变化是一种常态,没有人需要刻意的为生活去做出太多的改变。

大凉山,曾经是彝族人躲避战乱的最后根据地,也被历史夹在了民族的荣耀与生存的突围之间。国内的彝族分布很广,大凉山的彝族文化传承最令人赞叹,但也唯独大凉山的彝族贫困最令人触目惊心。这片国内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所面临的困境独一无二。

然而,大凉山如今的发展,首先受制于自然资源。自豪的彝族人背后,是大凉山腹地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高寒山区自然环境,在毛时代中因为滥砍滥伐被严重破坏。然而人口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遭遇翻倍的剧增,传统的农业、畜牧越来越不容易满足当地人的需求。

农业上不去,发展工业也困难重重。大凉山里虽然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谁来开发。即便不考虑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这个全国共同的问题,大凉山还有一个更不同的现实。即便在1949年以后,大凉山彝族的本土精英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末分别出现了两次反叛。对一个文明而言,出现武装斗争以后,不是生存就是灭亡,除了人口、经济遭遇极大破坏以外,彝族人的精英群体也被极大地消耗了。最后一次反叛距今不过四十年,新一代精英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也无从有力的支配本地资源。这样的结果就是,本地的矿产大多为外来的资本经营,而本地人很难有效地分享发展的成果。

在大凉山里找不到发展,另外一条路就是走出去,但这条路依然艰辛。至少两千多年的凉山文明发展史,如今的二百多万彝族人,长期以来稳定的形成了小生态,强烈的民族认同。在这里,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就和一片整齐的擦尔瓦一样自然。

外出打工适合许多农村地区,但对这片土地的人而言困难重重。但要想走出去,就意味着要和陌生的世界打交道,首先必须要突破语言这一大关。

对大凉山腹地的彝族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很少需要切换到其他语言系统之中,学习另一门语言的环境就变了。虽然国家教育资源的倾斜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但汉民族的人们看看自己小孩的英语成绩,就能想见,在封闭的环境下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对于大山里的彝族人来说,除了少数家庭能够突破语言大关,进入外部世界并且获得成功,大多数人还是只能生活在已有的社会。

语言障碍,文化隔阂,对于外出寻找未来的彝族年轻人而言,即便克服了语言的困难,也缺乏充分的条件融入外部世界。对于更多首次接触陌生世界的人而言,即便外出也只能尽量与自己的族群在一起。2008年媒体的一篇采访,揭秘了凉山童工在外地打工的生活,工头组织劳工外出,然后用暴力控制工人,漂亮的女孩则沦为群体的性奴。这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外出打工青年的生活,但这是一个封闭文化群体在陌生世界中的一个极端案例。同样的,这样的遭遇也不能简单停留于对彝族人的批判,那些早年进入美国和欧洲的华工群体,经历的故事大同小异。

特殊的大凉山,正是一个古老但又相对弱小的文明如何能在现代化的挑战面前突围的样本。美国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毛利人、台湾的原住民,以及更多的类似族群,都曾经体验过大凉山的问题,而所有的探索也给不出一个没有争议的答案。

是享受更多的保护,以保护原有的文化,还是全面革新,接受主流文明,都可以是一种选择,但也都要面临选择的后果。大凉山今天的困境,曾经在无数少数族群的发展历史中遭遇,在痛苦中徘徊着寻找未来。

在历史的阵痛中,面对文明发展的挑战,浮于表面的消极的抵抗往往比积极地努力更容易看到,彝族人的犯罪、吸毒作为对文明的反动,就如同赛德克人的雾社事件,被外界深深地记住了。还有一些更消极的现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末,大凉山地区的雾社事件,和历史一起石沉海底。

相对于大凉山的真正困境,浅薄的乐观聚焦在表象的贫困,最容易获得大众的消费。外面的人群,带着深深地鄙视,傲慢的用金钱购买心理的满足,然后又开始痛心的抱怨如此多的捐助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播下的是跳蚤,如何指望收获龙种。

无论现实看起来多么令人绝望,现代的赛德克巴莱,不会再选择集体出草,让族群走向彩虹桥的涅槃。总有一些本土的精英,默默地坚守在故乡,探索大凉山的未来。无论是积极的强化汉语教学,更快的适应世界,还是努力的提高本地人能力,为未来重建精英。

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个文明的波澜起伏,最终是那些构成历史的个体,用一生的命运,为历史做了注脚。大凉山命运的未来,也决定于那些当下的努力。今天的人们无法预见大凉山的未来,喧嚣的浮华终将散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耕耘之下,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更好地未来。

还有比大凉山更懒惰的地方吗

当大凉山贫困的伤疤,被展示在世界面前时,有多少人会心痛的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想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些精确的数字被陈列出来,充分展示了无论是政府的扶贫,还是个人的捐助,都一直潮水一般的涌向了这样一个地区。一个地区能获得这样多的资源,还顽强的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之中,似乎很令人费解。

如果从结果梳理下去,以扶贫济困作为出发点当然是绝对正确的,而无论政府扶贫还是民间捐赠的方法也似乎理所当然。梳理来梳理去,最终简洁而有力的结论,那就是本地人实在是好吃懒做,无药可救,怎么帮扶都是上不了墙的稀泥巴。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勤劳观佐以成王败寇的成功学,极好的支撑了这样一个骄傲的论断,比我穷的人一定比我更懒,而受到了帮助依然穷的人,一定懒到了家。指责穷人是懒惰的,一定是最懒惰的方式。

关于懒惰的指责,第一个精彩的故事来自菲律宾。十六世纪的时候,西班牙人正忙着征服世界,跨过茫茫的大洋,在新大陆上建立殖民地,远洋的船队直抵菲律宾。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以后,立马勤劳的开始着手建立种植园与矿场。在殖民地上,屈指可数的西班牙人白手起家,跑马圈地,操心着诺大的产业,雇用大量的菲律宾人作为劳动力。很快,勤劳勇敢的西班牙人就发现了一个令人暴跳如雷的问题。

每天日上三竿,当西班牙人享用过了早餐以后,来到工地上的时候,只能见到一片白花花的太阳,而看不见任何一个工人在勤劳的劳动。他们焦虑的四处寻找工人哪里去了,最终在工棚里发现了菲律宾工人,他们正在香甜的美梦中饿,震耳欲聋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压过了西班牙人催促起床的怒吼。

虽说西班牙也是一个喜欢享乐的民族,可是这样极端消极怠工的场面,让西班牙人也恼火不已。为了改变这些菲律宾工人的习惯,西班牙人绞尽脑汁,但无论怎么强调时间和纪律,却很难改变菲律宾人在白天呼呼大睡的事实,即便有人被迫上工了,也不过懒懒散散的在田间地头磨洋工。黔驴技穷的西班牙人,站在勤劳开垦的新大陆土地上欲哭无泪,深深地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不努力的工作赚钱。最终,西班牙人对菲律宾人丧失了信心,愤怒而绝望的将"懒惰"的标签贴在了菲律宾人身上。

终于有一天,菲律宾人翻身了,他们重新讲述了这个故事。菲律宾全年平均气温27.6摄氏度,冬天最低气温24度,菲律宾甘蔗的种植季节都在酷暑难耐的时间段。据说,正是这个国家的极度炎热,发明了冰咖啡。在冰块发明以前,菲律宾人为了兼顾劳作与舒适,干农活的习惯是起早贪黑,白天睡觉。早晚气温还不太热的时候,本地人抓紧时间把活给干完了。当太阳毒辣的射向大地的时候,菲律宾人则赶回阴凉的住处歇息。那些按时作息的西班牙人,痛骂着菲律宾人懒惰的白天睡觉。而菲律宾人起早贪黑干活的时候,西班牙人正在呼呼大睡。

听完这个故事半年以后,我和一群东南亚的朋友在泰国参观志愿者活动。走在泰国的乡间,同行的一位国内来的朋友忍无可忍的发出了感慨:"这些泰国人真是太懒了!"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在诺大的一篇杂草和丛林之中,仅仅若隐若现的散布着一些零星的农田。本地的农民,就在方寸之间的田地里劳作,种下椰子或者其他农作物。我勤劳勇敢的同胞完全看不下去这样的作风,他忿忿地说,要是我,就把周围都开垦出来。你说泰国地广人稀,农民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多种些地,真是太懒了!难怪华人去了东南亚都能发家致富。

有一天,泰国主办方似乎看出了些什么,她特意带着我们去看一家泰国农户的垃圾箱。垃圾箱的底部扔着大半挂已经黑了的香蕉,以及其他农产品。她对我说,别看这些农户好像家徒四壁,其实这里物产丰富,你看东西都吃不完,只能这样丢了。

我所到的泰国农民家里,确实看不见多少值钱的物件,一间木屋,一份田地,一辆皮卡。木屋里干干净净,没有什么家具,对于习惯于席地而坐的泰国人来说,反倒更加方便。吃饭也就端着盘子坐在地板上,边吃边聊,每天吃的饭菜,丰富多样也有营养。饭后,就在同样空旷的房间里,随性的唱歌跳舞。如果没有更多的物欲,这样的生活也是怡然自得。多开垦一些田地,多收了三五斗,在这个时空下的世界里,并不能增加更多可见的幸福。欢乐的人群四周,是中国人眼中是一种近乎犯罪的浪费,大片的荒地,躲着各种鸟和虫。

走遍世界,见过了太多关于懒惰的指责以后,我渐渐的不太敢轻易地做出某某人很懒惰这样一个论断。即便不是物产丰富自得其乐的泰国,而是触目可及的真实的贫困,外人眼中的懒惰,是当地人对于残酷现实的妥协。对贫困的地区而言,首先得问题是,他们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勤劳,难道就可以改变命运吗。第二个问题是,他们也并非没有努力的和命运抗争,而是在特定的限制下,做出应景的努力。

在我后来走入大凉山腹地的时候,虽然也有着诸多对于贫困的惊诧,但绝对无法用懒惰进行指责。

在大凉山目前的自然条件之下,如果本地人更努力地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最终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毁灭,是自然环境被过度开放以后难以恢复的灾难。长期受制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匮乏,也改变了本地人对于欲望的期待,在热量不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热量的消耗,在现有的条件下享受可见的生活。

诚然,大凉山现实生活中的物资匮乏是一种存在,而不是合理。大凉山的人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改善土地的产出,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可以走出大山改变现有的生存。所有这些可能的改变,除了大凉山居民自身的努力以外,也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包容。凉山贫困人口自身的努力,受限于他们的认知和资源,困顿于底层人命运的漩涡。走出这个漩涡,恰恰是外部世界的责任。

如果简单的将大凉山的贫困归结于懒惰,更是外部世界的懒惰,而不是积极地援助。外部世界真正的懒惰,可以将援助的行为浮于表面,对苦难的消费变成一种正当。然后,人们又心安理得的继续指责当地人,你看,他们习惯于伸手要钱以后,变得更加懒惰了。

最终就变成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多的NGO、基金会,倾泻到凉山的同情心变成了当地人的饮鸩止渴,一定程度上,恰恰是越扶越贫。没有脱贫的志向,再多的钱也只会被挥霍。"

地球是一家人,也是无数不同的家庭组成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凉山人的未来,还需要更多积极地努力,而不是简单地归为懒惰的指责。

2015年8月8日星期六

姚遥:境外非政府组织能不成为敌��组织吗——评驱逐境外非政府组��管理法(之二)

《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二草中第五条如是说: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的国家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不得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对境外非政府组织而言,社会发展工作是其核心,何以能作为敌对组织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面目出现。多年来,很多业界的友人有愿改变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偏见,通过过往数十年的工作历史证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工作,真切的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挑战和危害国家安全的意图和实践。
如果境外非政府组织能放弃掉虚假希望,就不得不正视当前政府从意识形态层面对于境外组织的高度警惕。如果说1949年以后取缔民间的会党、剿杀南方省份的宗族头人、驱逐境外非政府组织等往事属于历史问题,在2004年颜色革命爆发以后,政府层面在意识形态上对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警惕,已经无法回避。
境外非政府组织,不断地在颜色革命问题中被提及。在百度中以"颜色革命"和"非政府组织"为关键词来搜索新闻,可以找到31.8万个结果,而"颜色革命"的单词结果就有80万个。在百度学术中,"颜色革命"和"非政府组织"为关键词可以找到193篇论文。这些简单列举的数字,不过是冰山一角,在不同的组合下,可以看到更多警惕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内容。
这些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内容,和实际之间当然有着极大地差别。在冷战时期,国际非政府组织,也不可避免的融入到这样的大洪流之中,在两种话语的竞争下,社会制度的对抗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就是社会发展的对抗。然而在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大环境的改变,政治议题与社会发展议题的捆绑并不适应于新的国际形势,两个议题渐行渐远。
即便是美国政府资金背景的基金会,以推进民主化为目标的项目,其实施过程中也严格的避免政治化,主要在于促进立法、研究、能力建设等社会基础工作层面。
以本人2006年参与过的培训LGBT群体与人大选举项目为例,这个项目是以培育民主意识与熟悉代议制度维护弱势群体权利为主要目标,促进LGBT人群使用法定权利更好地保护本身群体的权益。具体而言,是让项目受益群体熟悉人大选举的制度设计,了解人大代表和人大制度能够如何更好地为该群体服务。对这个项目,资助方严格规定要避免政治化,并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内容进行管控,防止任何项目资金进入政治化运作。当然,资方所认为地政治化,限定在直接的政治竞争,比如将资金用于参与竞争性选举。这样的政治化定义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无法适应于中国凡事皆政治的情境。
国际非政府组织支持的发展工作,一般以权利为逻辑起点。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很早就脱离了直接给钱的初级行为,在一切公共事务领域,强调增强弱势人群的参与能力,也就是国内常常讨论但很少实践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翻开《联合国千年宣言》,字字关乎贫穷,而句句落在权利。
为此,不难理解即便是世界银行的扶贫贷款项目,是以参与式扶贫为核心展开的,其核心是让贫困人群自己参与到扶贫开发的决策过程中,以民主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解决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贫困户难以真正得到扶持等难题。在这个过程中,贫困人群的权利意识与参与能力随着扶贫工作的进展而同步提高。
很不幸的是,在中国的语境下,无论政务还是事务一定要牢牢地把控在政府手中。贫困户如何发展,往往由各级政府部门或者帮扶单位说了算,受助对象只是被动的接受结果而已。中国弱势人群的发展困境,势必属于当下社会矛盾的一部分。而所谓"颜色革命"的困境,根本来自于如何看待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矛盾,是认同自下而上的解决模式,还是只能自上而下的解决。但凡是自下而上的解决模式,都必然要涉及对现行治理模式的挑战,也就随时可能被上升到一个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的问题。
将这个冲突回归到原点,在联合国的语境下,非政府组织促进的发展就是促进人权的发展。促进发展这个笼统的话题,中国政府也是认可的。但究竟什么是人权,国际社会一般分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两大部分。所谓激进的组织更偏向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温和的组织更注重社会、经济、文化权利。而中国政府认可的人权核心是生存权与发展权,这个概念更简单的理解起来,约等于剔除了参与权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更广泛的冲突,尚不在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工作领域,而是参与权利。如果剥离了弱势人群的参与权,非政府组织只剩下慈善与社会服务工作,这是国际非政府组织中"非主流"的工作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1月份采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存奎的一段话,能很好地帮助理解这个细节。
王存奎说:(渗透活动)某境外非政府组织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的十多个县开展长期社会综合发展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小额信贷、扫盲和技能培训等。90年代中期又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该项目,增加了参与农村发展、社会性别培训、外来工权利、支持本土非政府组织及其能力发展,以及扶贫、社会、经济、环境等业务。
缺乏背景信息的情况下,这段话很难与文章的标题《少数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相匹配。但如果认识到列举的工作内容中正是包括了"参与权",就不难理解何为这位教授所描述的打着扶贫为借口进行渗透,插手人民内部矛盾。
《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如果就此出台,国际非政府组织无外乎三类结果,促进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为基础的组织受到严控,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类权利的组织在"参与权"部分受控的情况下存在,慈善与社会服务类型组织得到支持。而如果再考虑到实际执行过程中精细管理要打折扣,对参与权的技术性管控可能成为排斥,这样将进一步压缩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这样的现实,将与绝大多数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参与权为中心、权利为基础的核心理念形成冲突。
《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在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出台,也是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主动出击,影响国际社会新秩序的产物。该法严格防范境外非政府组织成为敌对组织,并不在于中国政府不理解非政府组织,而恰恰是理解了非政府组织,但是两套话语不兼容的产物。
我一直不会忘记,1996年出于推动让世界理解中国的目的在中国创办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多次为中国发展模式辩护的英国左派活动家Nick Young先生,在2007年被驱逐出境的背影。成为国家的敌人,并非他的初衷,但却是最现实的结局。

姚遥:公安监管,境外组织焉附——一评驱逐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

中国政府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布了全文供征集意见,就在同一时间,安徽一位访民遭遇截访,就在老母与幼女面前,被一名警察公然开枪打死。此时,请让我们注意该管理法的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
作为前美国基金会的从业人员与合作伙伴,了解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国内的尴尬地位和如履薄冰的处境,在中国特色的语境之下,境外非政府组织对在中国的活动摆脱灰色处境谋求正当性身份有现实需求,但也对管制条例下的空间不敢乐观。而本法的出台,尤其公安部门权力扩张并且高调入法,大约如一记棒喝,政府直接亮剑,境外组织何去何从。
前文提及的两起事件看起来似乎并不相关,但都有公安的出现。公安在一起事件中枪杀了维权的访民,而在另一个场景下通过法律对境外组织中扮演了主要监管角色。国家允许公安部门超越法律程序直接控制社会,包括实施极刑,警察国家之下,民间社会何来希望。
在这部法律中,对公安的权力是这样规定的:
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对境外非政府组织设立代表机构的登记;
(二)负责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临时活动的许可;
(三)负责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的年度检查;
(四)负责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的活动进行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办公场所、活动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二)询问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查封或者扣押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可以查询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银行账户。对涉嫌违法活动的银行账户资金,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提请人民法院依法冻结;对涉嫌犯罪的银行账户资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冻结措施。

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从落地开始,到活动开展,再到每年的年检,最后到扫地出门,公安部门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到底。相比此前与商务部对接、民政部接洽,公安部门无论如何也是理论上最后一位与境外非政府组织直接挂钩的公权力部门。
公安部门是负责国内公共安全的责任机关,而非政府组织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部门。由公安部门直接监管境外非政府组织,也就意味着在立法者眼中,境外非政府组织所支持的社会发展工作属于公共安全的范畴,这也是看待本部草案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点,政府是以警惕与管控为出发点看待境外非政府组织,而非引导和支持。即便是对境外非政府组织最穷凶极恶的俄罗斯,无论境内境外,对于所有的非政府组织都由司法部门监管,采取同一套法律进行管理。
此前公安部门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直接管理,主要在外籍人士的就业与居留管理上,这一点倒完全在情理之中。而根据如今的草案规定,如果不出意外,具体事务应当由国保大队负责。不知如果草案就此通过,国际社会将如何面对与国保大队全程监管的未来。
对公安部门如何具体操作,法律文本的第四十九条还具体规定了更多的内容,还创设了"被调查事件"一个口袋权力。在此名义之下,公安机关有权以监管而非调查名义对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进行检查,有权在传讯等程序之外定向约谈当事人,有权以被调查事件而非立案的情况下查阅、查封或扣押资料。
按照一般性立法思路,政府作为守夜人,对于社会发展类的民间民事活动,公安部门仅在其涉嫌触犯了相关法律的情况下有权行使其职责。而在实践中,除了约谈以外,草案第四十九条所规定的现场检查和查封资料等工作内容,公安部门往往以联合执法的形式实施。本草案直接以法条的形式授权公安部门这般行使权力的形式,对于公安部门的权限明显做了相应的扩大,更直白的说就是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控更加便利了。
如果对于法治中国还抱有期望的话,可以再回顾一下过去中国国内非政府组织的遭遇,爱知行、女权机构、传知行、立人图书馆、爱思青年等受到公安打压的案例并非个案,仅仅是最为极端的案例。即便是一般性的民间机构,比如环保机构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公权力的日常骚扰。而这将是未来"合法的"常态化的生存形式。
即便未来的法律解释中,将"被调查事件"限定在目前的刑事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而非监管部门可以任意决定需要,境外非政府组织也并没有任何可以乐观的理由。仅仅目前一条"非法经营罪"即可点住所有机构的死穴,敢问可有从来不制作任何印刷品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存在么。
不过,现实情况或许没有这样的悲观。在这样的高压法律之下,能够被允许登记注册的机构一定是能基本保证听话的机构,至少是能保证自我审查的机构。即便是那些有足够后台还足够不听话的机构,每五年重新登记一次的政策也可以充分确保审查与自我审查的延续。更悲观的国际现实是,发达国家对于本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外受到限制的事情所采用的外交行动往往软弱无力,尤其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GDP大国,指望欧美强硬更加渺茫。要坚守理想而拒绝妥协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如果工作内容与公民权利沾边,在草案落实后的真实世界,面对公安部门的直接监管,只能是:要么忍,要么滚。
而那些法律上滚出去了还期望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如果还要持续在中国境内活动,它们和它们国内的合作伙伴就要面对违法活动的指控。
当公安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草案开始,以往的灰色的、妥协的、弹性的工作空间就彻底的消失了。境外非政府组织何去何从,只有无限的悲观。

姚遥:传知行的罪是我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北京公安部门出具起诉意见书,初步给传知行事件盖棺定论。起诉意见书中,公安机关建议检察院以非法经营罪起诉郭玉闪与何正军二人。

关于此事,这里无需赘言。已有相当多的技术分析文章指出,当事人无罪,此口袋罪或者不成立,或者是人为地构陷。

而起诉意见书认定"非法经营"一事,基于的是三部分。

其一,接受境外资金。根据前段时间的统计数据,外国基金会在国内公益组织中的资助额度下降很快,但依然有百分之十五。国内有相当数量的组织,曾经是主要依靠境外基金会的款项。即便在境外基金会逐渐边缘的今天,还是有一定数量的组织,在接受国外基金会的捐款。而这样一项正常的活动,就成为起诉传知行两位当事人的引子,让人联想起俄罗斯对境外资金也痛下杀手的类似做法。

其二,对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举办演讲会,如果只留下主要的名词,这些工作方法都不陌生,这都是公益机构常见的标准工作手法。至于推动各种社会民生的制度改革,这也是公益组织的使命。在这里,传知行也与其他机构无二。

其三,自行打印出版。所谓的非法经营,无外乎将工作资料汇编成册,印刷分发。如果购买书号印刷,还要额外再多出两万多块的书号费,为此对于绝大多数也没准备投入市场卖钱的工作资料,都采用了自行印刷的方式。敢问,国内哪家民间的组织,土豪到每做一本印刷品就去购买一个正式的书号?民间组织是做公益的,不是印书卖钱的公司,公益方面的内容本身受众就很狭小,在市场化的出版管制体系下根本没有生存空间。比如意见书中提到的,传知行在七年的时间里,印刷了多本图书,但总的数量鉴定出来只有一万九千册。用市场的话语来理解,如果是书商这样出书,早就赔死了。对于公益组织来说,也只有一个办法克服这样的出版管制困境,那就是尽量不申请书号,自行印刷以后赠阅。赠阅本身是为了扩大机构的影响面,最好能直接的带动机构的捐赠增加。为此,接受赠阅的人如果回去以后又捐了一笔钱进来,这是最好不过了。如果有人当场就掏出一些钱来,也是个好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行为,最终成了公安部门建议起诉的核心要点。

无论此前业内是否认识或了解传知行,也无论是否认同或支持传知行,但面对郭玉闪与何正军受到刑事起诉的案例,究竟该怎么看。对照起诉意见书,几乎所有的公益组织都有涉及被认为犯罪了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排除其他因素,那么几乎所有的公益组织都已经触犯了"非法经营"罪,面对这样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有逃避的余地吗。

或许还真有。公益行业中遭遇政治压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每次都以绝大多数人用鸵鸟政策过关,类似传知行受到打压的事情,是孤立的个案,并非行业的压力。

划分的标准就是政治化。不少人面对传知行受到这样的打压的条件反射,就是这些家伙的行动太政治化了。对于国内的行动者而言,需要相当的谨慎和去政治化。

可巧的是,现在的这个案例里面,传知行就是长期以来最高调坚持去政治化的机构。虽然因为历史和偶然原因,负责人涉入了陈光诚案件,以及机构间接被卷入了占中问题。传知行当事人涉入过政治,而也正因为当事人本身熟悉政治的因素,相对于大多数少涉及政治的机构和负责人而言,传知行对于政治敏感性的把握更加精准,从机构战略到具体活动,很难找到比这家机构更加捍卫敏感天花板的行动者了。对郭玉闪和和何正军的处理也可以看到,政府方面确实没有找到能从政治问题入手的突破口,最终只能选择"非法经营"作为入罪理由。在同一时间段,国内正有三十余人被山巅和碘伏批捕。"非法经营罪"相对于寻衅滋事或者山巅,话语上都要客气了许多,虽然量刑方面没有减弱。而如此非法经营罪之下,哪家民间组织敢拍胸脯说自己不会违法呢?不仅仅非法经营罪,还有其他诸多的口袋罪都等着,随时可能掉下来搜捕自己的猎物。

现实就是这么荒唐,最为坚持去政治化的机构,如今又被更加去政治化的机构认为过于政治化了,从而招致打压。如果更为诚实的面对现实,不难发现,政治化的天花板是不存在的。

那些也声称绝不参与政治的机构,就能躲开这个政治打压的天罗地网吗?立人图书馆与爱思青年都是突然之间被关门的,至今未见弄清楚具体由头;关注环境问题的行动类机构,终究要帮助一线的污染受害者挑战国企与政府,而无论是举报污染,还是力促信息公开,这些最为理性的行动手法背后,均有人因此而入狱;五名小女孩不过是要反对性骚扰,一下子也体验了看守所多日游。如果要举例子,这里可以说出很多主动回避问题政治化,谨慎选择行动策略,但仍然遭遇打压的事情。

但如果把具体的事情抽象出来,民间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是对立的,民间组织这样的弱者没有任何谈对立的条件,但可以在肉和刀俎之间探讨下刀的深浅。迄今为止,政府对民间社会的打压没有任何确切的可循的逻辑和程序,对任何公益组织而言,各种情况下的打压都存在过,案板上的肉,并没有可以逃脱刀砍的妙招。即便是最慈善最无害的壹基金,也免不了因为强调民间性,而被认为成为官办慈善的对立面,进入政治的对立面,从而遭遇了左派力量的一顿狂轰滥炸。在这里,无处逃避,越是没有社会空间的国家,所有的社会问题越是政治化。不是你选择政治,而是政治在选择你。

如果我们再剥开一层皮,那些声称绝对不会受到打压的机构,可真的还能推动社会进步?中国社会现在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的时刻,公益组织既然是为社会公益代言,要推动社会进步,要带来问题的改变,就不可避免的要触及到社会版块变迁,要挑战利益集团。如果一切都严格的按照政府所暗示的不去做,那真的什么都没法做了,与其做个编外事业单位,不如加入公务员队伍更加直爽。可以推演,做慈善要挑战官方垄断,做环境要直击政府渎职与企业违法,做劳工要敢于抗争示威,做动保要面对旧有的认知,在现有的格局下,只有不做事的机构,没有不与利益集团碰撞的机构,也就是绝对安全的机构。而只要是行动的机构,或早或晚都要触及政治的天花板,都要遭遇不同程度的压力,而且很不幸,在贵国只有政府最强大的地方,一旦有压力就必然是政治压力。

为此,留下来的行动选择不多了,要么是和这些被打压的对象划清界限,继续标榜自己的去政治化,要么诚恳的面对这样一个民间社会缺乏空间的事实,鼓起勇气对政府打压民间社会提出异议。

相对于政府的管制,民间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对郭玉闪和和何正军的处理,正是杀鸡儆猴,警告其他机构不得逾轨,不得犯禁。然而,政府又从来不规定什么是边界,只有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性的挑选目标进行处理。

那么,民间社会是否能够认为自身属于一个共同体呢,还是认为分别属于拥有不同"去政治化"技能的特殊小团体,默念咒语:这次被抓的是共产党人,这次被抓的是犹太人,这次被抓的是天主教徒。当同样的弱势人群没有共同体的认同,而是不断地选择对落单者进行切割,选择禁言和观望,那么民间社会只能越来越孤立,直到最终全部阵亡。民间社会的未来,恰恰如民间社会所代言的弱势人群一样,民间社会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对强势的政治打压说不。

当认同政治化的机构被关门以后,认同去政治化的机构也开始接二连三的关门,如果民间社会不去反抗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下一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又会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