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岳老师所著《利他病菌引发集体主义癌症》一文,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原文的意思应该是说:政府、宗教和各类集体主义团体――后者大致指的是慈善机构,都是利他主义的鼓吹者,而且更多会为了私利中饱私囊。但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还是要靠利己主义。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专心地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不需要再额外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其实世界还是会好的。
目前做好事的话题确实火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存问题解决以后,想着解决更高层次的需求问题。所以,连岳身边的朋友会时常冒出"富了不好意思呀","得做点公益呀"的话,可以理解。但回复"你富了也为别人创造财富呀","你创造了一千多个就业机会就是公益呀",也似乎不是很对应的回应,也与利他主义或者集体主义癌症无关。
文中连岳老师列举的所有例子,都看不出这是利他主义的所为。同情、协助、善举、分享、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是利他主义的一些现象。但是利他主义的本质,在于一个人的作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除了宗教活动中能看到纯粹的利他之外,世俗生活中这样的利他是很难找见的。
比如第一位朋友,"他讲到自己看到内地一些人生活得很辛苦,有冲动把这些转让的费用捐给他们。"如果真的捐了,这是利他的吗?不尽然。
这种捐款的源动力是冲动,但对自己的利益明显。有这样冲动的人,不捐是会不舒服的。冲动的背后,是自我的救赎,还是悲悯的激发,或者引发共情后的感动,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自我情绪而来。如果当时捐了,心理上的大坝有了宣泄,至少当时心理上是舒坦了。如果不捐,可能会难受很久。就像有些犹豫的朋友,看见街头的乞讨人,担心他们是骗子,但又担心他们会真的需要帮助,没有给钱但是事后又久久不能释怀。
这些犹豫的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见到后给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最高金额,然后尽快忘掉这件事情。钱不多不至于担心骗子得逞,但又让自己的恻隐之心有了释放的窗口。
不过,这样的行为,哪里是利他的呢?即便是很纯粹的捐赠了,也是十足的利己行为。是为了释放自己的道德压力,而非为了帮助到其他人――至少在那个冲动点之后,他不会总是想起那些生活辛苦的人。
这种压力,并不是外界的道德枷锁所赋予的,而是他自身内在的需要和渴望。这也是传统慈善的特点――重心在捐,而不在助。尤其是当社会发展以后,慈善行为的帮助效果是面临极大争议的。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而言,可以更好理解慈善的利己行为――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人们其他的层面都有从事慈善的需求,比如说:
安全需求。在印尼,华人是易受攻击的弱势人群,而华人又相对富裕。华人从事慈善帮助他人,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身边贫困族群对于华人的攻击。
社交需求。富人爱集体做慈善,可以以此搭建高规格的社交门槛。其他收入的人群,也可以在这个议题下找到更多的知音。
尊重需求。慈善和道德一直以来是有挂钩的,只要做了慈善,总会有更多人对你表示敬重。即便是国内从事暴利行业的企业家,做了慈善,也同样会受到肯定。
自我实现需求。对于很多已经事业有成的人而言,经济良好、家庭和睦,儿孙健康。为此,进入慈善领域,再争取普惠更多世人,能带来更多的成就感。
上述这些行为,当然都有可能带来利他的结果。但是从利己的角度而言,做慈善还是专心做企业只是一个人不同层面和不同时期的需求问题。
而利他的第二点,是要能有利于他人。为此,至少要弄清楚的是,他人需要的是什么。比如偏远地区的人活的辛苦,那上述朋友将钱捐过去就是有帮助了吗?真的能帮助到人吗?
偏远地区人活的辛苦,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生活在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的地区,他们需要的是搬迁移民并适应新环境;可能是缺乏生产技术,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和几百年前相比没有太多变化;更常见的是来自制度的不公,比如中国农民对工业化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剪刀差,但是工业化以后,却没有什么实质的补贴回馈他们;再有就是后天致贫,比如家庭缺乏劳动力、得了大病拖累了家庭等。
这些问题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其二是他们虽然贫困,但是问题的根源不在钱。而如果铁了心要帮助他们,仅仅是捐钱,或许可以帮助到一些个案,但对于更多的人而言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而用钱解决个案的困境又在于,如果人习惯了无付出就可以获得之后,他可能连本身的生存技能和努力的精神都丧失掉。这样看来,捐钱和帮助他人之间,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现代公益就是如此从慈善中发展出来。正是因为社会中存在了诸多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所以才通过人类的"集体决策"建立人类生存的最低标准,并有了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来直击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寻求系统解决方案。现代公益也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临时性的利他,而是将帮助人的行为变得更职业和专业,他们帮助那些在社会博弈中失败的人,为失败者争取到更多的博弈机会,提高他们的博弈能力。
所以,捐助所引发的的利他问题在现实中其实不太找得到对应物,只有不同层面的利己和专业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之间的不同交集。
就连文后提及对连岳老师说"我要给每一个员工送一套你的书"的企业家。他作如是说,当然有帮助员工成长的愿望,但也是更加利己的社交选择。
既然没有利他的危机,而只是不同利己的选择,全社会都能多谈论做公益做慈善是个好事。毕竟,美国参加过公益服务的人数比例接近四成,而中国加官方志愿者体系在册人数也不过2.5%,有实质参与社会服务经验的比例更少到可怜。做的人少不怕,能有更多人开始谈论做公益做慈善为时髦,是摆脱了温饱议题和发财议题之后的社会需要,也是社会上更多开始互相关心的良性文化发育。说的人多了,总会有人开始去做,而做的人多了,道路就会清晰起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